電影譯名能體驗本土香港文化?
剖釋那些「抵死」的香港電影譯名

「唔怕生壞命,最怕改壞名」,來港上映的外語電影,有不少都會改一個較「貼地」的譯名,拉近電影與普通觀眾的距離,以玩味噱頭來吸引觀眾買票進場。多年以來,香港的電影譯名衍生出屬於自己一套的翻譯哲學,不同的電影類型都有其「關鍵字」,成為香港電影文化的一部分。
 - 義遊特約小編Hin

香港電影譯名
前世今生

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荷里活電影尚未全球化之際,只有少數經典電影能流出海外。以前的香港電影譯名大多含蓄文雅又不失聯想,以古代詩詞或成語為構思,如:《仙樂飄飄處處聞》(The Sound of Music)、《一樹梨花壓海棠》(Lolita)、《魂斷藍橋》(Waterloo Bridge)、《人鬼情未了》(Ghost) 等,電影譯名帶有一絲古香古色之意。
而近年的出色例子有奧斯卡得獎電影《一百萬零一夜》(Slumdog Millionaire),將阿拉伯故事集《一千零一夜》與香港經典電視節目《百萬富翁》結合,直接傳達電影中荒誕離奇的故事。
圖片來源:網絡

「食字」文化

「食字」全部都是「食字」,80年代後期電影發行商為了令外語電影更加「貼地」和標奇立異,經常使用廣東話諧音或俚語來取名,大多數譯名都會追求玩味噱頭,引起話題並博人一笑,增加觀眾入場意欲。
如Scarlett Johansson主演的《皮下之慌》(Under the Skin),皮下之慌與粵音的「皮下脂肪」相似;而《戇Scout打爆喪屍城》(Scouts Guide to the Zombie Apocalypse),戇Scout與廣東話粗口「戇鳩」類近。
圖片來源:WMOOV

譯名萬能Key

香港電影譯名同時亦衍生出一種屬於自己的固定方程式,不同的電影類型都有其「關鍵字」,以直接字眼作宣傳,方便觀眾了解電影主題和劇情。
圖片來源:WMOOV

譯名公式化

香港電影譯名有時過度依賴「關鍵字」,公式化的電影譯名,反而令譯名失去焦點,無法讓觀眾與電影劇情有正確聯想,很多時候導致電影與觀眾期望有所落差。
如美國電影學會AFI評選為「2016年十佳電影」的《天煞異降》(Arrival) 則因其譯名
與大多數科幻動作電影相似,大多觀眾抱著觀賞一般純娛樂性質電影的心態進場,結果失望而回;2017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作品《廣告牌殺人事件》(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, Missouri) 亦因譯名與電影情節有所偏差,而令觀眾在影後怨聲載道。
圖片來源:WMOOV

中港台電影
譯名比較

因各地代理商有各自的商業考量,中港台三地電影譯名的風格多年來都會截然不同:中國譯名多偏向於英文直譯;台灣譯名則傾向意譯,點出電影主題;而香港譯名通常較市井化,卻又能同時帶出意境。
例如由著名印度演員Aamir Khan主演的電影《Dangal》:港譯為《打死不離三父女》,概念來自主演的前作《打死不離三兄弟》 (Three Idiots),以「系列式」的譯名把本來沒有關聯的電影作「捆綁式」推銷;台譯為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,譯名把焦點放在父女之間的關係,吸引一班喜歡家庭情感故事的觀眾;而中譯的《摔跤吧!爸爸》,譯名較直接淺白,容易讓觀眾理解劇情。
圖片來源:網絡

譯名單一化

全球網上串流平台的興起 (如:Netflix、Disney+...等) ,加上香港電影市場在21世紀後日漸萎縮,香港這個小市場越來越不受重視,發行商更傾向把電影名稱改成更為統一通用,放諸華人地區皆可的譯名,以節省成本和減少地域文化差異,例如最近Netflix的原創電影《婚姻故事》(Marriage Story) 、《心碎的女人》(Pieces of a Woman),都沒有專屬香港地區的譯名。電影譯名單一化已成為未來潮流,電影譯名將慢慢失去香港的本土味道。
圖片來源:Netflix

結語

雖說有人認為香港的電影譯名較公式化,玩味太重,反而忽略了電影本身,但這些「無厘頭」的電影譯名,是生活在香港的我們才會懂得的不言而喻。感謝一直在背後默默付出的電影翻譯人員,香港電影譯名值得我們香港人驕傲。
圖片來源:ViuTv
Drag to resize
資料來源:HK01、自由時報、奇遇電影、SPILL、YouTuber 伯賴

想發掘本地、世界
各地的趣事?!

義遊為大家精選了許多本地、世界體驗遊和其他海外精彩活動,想了解世界各地正發生的事的你就不要錯過!快去看看吧!
(精彩活動例子:香港、世界文化體驗或工作營等等!)

閱讀更多....

Created with